说起宁夏,荒漠和贫瘠不知牵动了多少老人的记忆。而如今,每每有外乡人见到宁夏人,总要热情地招呼:“你们那里的枸杞真好,枸杞红酒好喝!”
“何为宁夏亮丽的名片?除了枸杞还是枸杞!宁夏要摆脱贫困,打响自己的地域品牌,就应该从枸杞做起!”张金山,这位52岁的宁夏红枸杞产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,率领他的团队历时15载实现了自己的梦想——将枸杞90%以上的精华成分释放在酒液中,让“宁夏红”以及“传杞干红”,不仅畅销华夏,而且远销日韩欧美市场。
经历了本世纪初产品在一炮走红的荣耀,也抵抗住了企业步入平台期的寂寞和“快钱式”机会的诱惑,张金山坦言,自己决不后悔:“因为我们是有梦想的人。做出一家的枸杞产业公司,让宁夏枸杞走向世界、成为时尚,既是我的梦想,更是恒久坚持的动力。”
正如他回望18年创业路时所言:“总得想着突破和超越,才能走出来。”
那一晚,
他们酩酊大醉
从有到无,是一种勇气;从无到有,是一种创造。
1996年春,当时还是宁夏青铜峡酒类专卖局局长的张金山突然放弃公职,下海经商。尽管那时深圳已成为国内创业者的天堂,可远在西北偏僻的小城,竟然有“坐上局长宝座”的人扔下“铁饭碗”,这个不小的新闻一时间被炒得沸沸扬扬。
张金山回忆说,当时,他一心想着,“我能否做点事?能否办好一个企业?在国内打响一个品牌?”这种念头在大脑里不停地闪烁,理想的力量使得他激动难抑。
张金山步瞄准了宁夏中卫市的一家白酒厂。企业本身不大,产品“香山春”在宁夏曾经辉煌过一阵子。然而,由于产品质量不稳定,积压严重,企业经营急转直下,奄奄一息。张金山决意收拾这个乱摊子。
“我们要把‘香山春’打造成西北酒类品牌!”带着一路追随自己的几个年轻人,张金山挤上了人满为患的绿皮火车。一次又一次的闭门羹没有熄灭张金山心中的那团火,终于,他叩开了“五粮液科研所”的大门。调整技术、工艺,变革营销策略……不到1年,曾经香飘宁夏的“香山春”不仅再度焕发出生机,而且迅速走出宁夏,畅销陕甘宁多个省区,企业一举扭亏为盈。
正当“香山春”销售势头火爆,张金山却突然决定,放弃白酒,从头再来。发生了什么?时隔多年,张金山揭开了谜底。
不久后,自治区领导找到张金山,问他愿不愿意收购中宁枸杞酒厂。张金山二话没说,欣然从命!
张金山回忆说,当时,不少朋友纷纷打电话劝他,千万不要头脑发热。可张金山牛脾气犯了,他不仅“头脑发热”,而且,心都快沸腾了。枸杞是特有的作物,外国是没有的。枸杞以宁夏为闻名,而宁夏枸杞又以中宁为。“不做枸杞的文章,不仅是企业经营决策的重大失误,而且愧对宁夏这片盛产优质枸杞的土地!‘香山春’卖得再火,永远是地方口感的特色酒。凭借枸杞的无形品牌资产,枸杞酒完全有红动的可能!”张金山亢奋得无以复加,嘴里不停念着,宁夏枸杞,宁夏红酒……